学校主页

【省高等教育学会课程思政教师获奖征文(一等奖)】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效性探析——以《人体解剖生理学》为例

2021年12月06日 16:21 杨最素 贝静红 点击:[]

作者:浙江海洋大学  杨最素*

   浙江海洋大学  贝静红


摘要:课堂教学是进行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在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入思政元素,教学过程中对案例中蕴涵的思政要点进行启发式探究、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等,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经过二年多的实践,结果显示案例教学法课程思政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课程成绩,同时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医德素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法;人体解剖生理学;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高校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要紧紧抓住专业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着力发挥课堂教学在高校育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高校的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药学,是研究药物与患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浙江海洋大学药学专业是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浙江省“十三五”新兴特色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掌握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潜能,能够在药物制剂生产、管理、质量监控、流通、临床药学以及新药研究开发等相关领域从事药物设计和合成、药物制剂和分析、药物研发和管理、医药营销、药物调配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创新型科学技术人才。因此,为药学专业开设的课程应该结合药学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计划地在药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相关的医学、药学和医德相关的思政元素。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药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涵盖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多为描述性内容,知识点多,不易记,不易学。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以期达到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组成、形态结构,人体生理功能的表现形式、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发现问题、能分析药物研发的切入点与靶点、临床用药的原理等综合能力。(3)素养目标:引导学生爱国敬业、崇尚科学、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养成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渐树立不畏艰辛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而素养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课程思政的形式来实现,即精心挖掘课程中适合的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教学手段,在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堂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课堂上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导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评判。通过二年多的实践,认为案例教学应用于课程思政教育,不仅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与理解教材内容,达成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同时更是素养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

1  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 Case-Study Method) ,也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 Socratic Method),于19世纪70年代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创建,现已被广泛应用在医学领域,它是指在临床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临床案例教学,通过运用涵盖某主题知识点的典型临床案例,组织医学生学习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可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逐步转向以提高能力为主。医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是以典型临床病例为主线,使理论教学内容融入病例之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病例与整体课程的基本理论有机结合,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2]。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可融入思政要素,通过设置经典案例剖析等课程德育元素,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

2  案例教学法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过程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选择2017级和2018级药学专业本科学生进行对照实验,其中2017级2个药学班,共75人,为对照班,采用课程知识点讲解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渗透;2018级3个药学班,为实验组,学生102人,除采用对照班的方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外,还通过案例教学渗透课程思政。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年龄、性别、来源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采用的教材为周华主编的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人体解剖生理学》(第7版),理论56学时,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授课。教学结束,通过抽取试题库的试题组卷,试卷的题型、分值、难度系数均相同。以期末考试与总评成绩进行比较,并向实验组学生发放无记名问卷调查表,对课程思政的案例教学效果等内容进行评价,调查表回收率为100%。

2.2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应用SPSS 19.5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3  实施过程  

教师在实验组教学中,根据典型性、真实性、适度性、趣味性和启迪性的原则自编案例讲义,每章节1个案例。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为:课前1~2周发放病例→学生事先分组,确定组长,查阅文献寻找答案→授课教师课堂精讲教材内容→小组发言进行案例讨论→教师概括总结。

以下所示案例选取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章节中的内容——“脊髓的形态与功能”。教学目标为三个方面:知识目标——了解脊髓的形态与位置,理解脊髓的内部结构;能力目标——当脊髓横断、脊髓侧索损伤、脊髓前角损伤会引导哪些异常表现;素养目标——通过“糖丸爷爷”顾方舟院士的故事,进行“药德”教育,从而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三个目标。

临床案例如下:

患者,男,50岁

病史:夏天在工地劳动时,不慎坠落,发现出现双下肢不能运动,无感觉,意识存在,不能出汗。

检查:CT示12 胸椎压缩性骨折。双下肢不能移动与抬起,针刺无感觉。无大小便失禁现象。

诊断: 12 胸椎压缩性骨折伴脊髓横断损伤

问题:(1)脊髓的位置、形态与内部结构;

    (2)解释出现以上症状的原因;

    (3)如果脊髓侧索损伤,会出现哪些症状?

    (4)如果脊髓前角细胞损伤,会导致什么结果?

    (5)脊髓灰质炎病毒侵犯脊髓前角细胞,导致“小儿麻痹症”。“糖丸爷爷”顾方舟院长是“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从顾爷爷一生从事的事业我们能学到什么?

在上述的临床案例中,第1、第2二个问题是考察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达成,第3、第4二个问题是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地根据知识解释现象,而第5个问题旨在达成课程思政的素养目标,希望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深深感悟到“糖丸爷爷”“舍己幼,为人之幼”的大爱精神,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及前辈科学家为之付出的努力。这样通过设置经典案例及问题的层层推进,既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又融入思政要素,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实现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巧妙切合。

3  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

3.1  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与总评成绩比较  

期末成绩以期末试卷得分评定,总评成绩平时占40%,期末占60%。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期末成绩P>0.05无统计学意义,总评成绩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2  学生评价

为了评价实验组学生对于思政课程教学的认同程度,设置了问卷调查表,发出问卷102张,收回问卷102张,有效卷100%。结果如图所示:

图  问答调查结果分析

A:认同平时教学中开展小组案例分析;B:案例教学可提高对课程内容的兴趣;C: 认同在案例教学中对科学家等的事例进行思政教学;D: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可提高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E: 更好地了解课外知识;F: 增进同学之间友谊;G: 提升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4  讨论

作为药学类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人体解剖生理学不仅可为药学生奠定医学基础,同时也为后续开展的药学专业课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一方面可为后续开展的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等药学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也可在培养药学专业学生规划学术生涯、建立职业道德素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药学生开启医药领域研究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找寻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必须避免单调生硬地“说教”,而应创设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既要提升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也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推动“专业理论”与“道德理论”的有效结合。只有“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以悟道取代灌输”[3]才更能被当代大学生接受。借助案例教学法是众多渗透方式中的最好选择,既可以传授知识,增长见识,也可实现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再教育,深化对社会的认识[4]。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每一位医学生一生的誓言,因此一旦踏入药学大门,需要对这一事业倾注始终如一的热情。同时医学的研究特点在于它的探索性,任何一个药物的研发成果都是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获得,有些甚至是经过血的教训。如在讲解神经递质时,引入我国组织学奠基人及医学教育家马文昭先生的案例。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以鸦片毒害中国,马先生开始对吗啡中毒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探索出一种戒除鸦片烟瘾的诊断和治疗方法[5]。这样的思政渗透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得以提升,渴求知识的欲望得以激发,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坚持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敬畏生命”一直是医学的最高境界。所谓医疗关系就是医生和患者共同战胜病魔,维护生命圣洁的亲密关系,任何时候都要以敬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价值判断为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如在讲授胚胎发生章节时,设置案例让学生去体会“卖卵”、“代孕”等带来的危害;同时一个生命的孕育是经过了激烈的竞争和筛选的,历经千辛万苦才来到了人世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与敬畏的。又如在讲解血液章节时,设置白血病案例,引入电影“我不是药神”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事例,特别是我校校友B02中文(1)班刘凌云,无私捐献造血干细胞,让“生命的种子”在患者身上生根发芽的感人事迹,让学生感悟生命来之不易,敬畏生命,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有大爱无疆精神,更不能在“药事”活动中剥夺践踏他人生命,制售假药,要严格遵守药学专业“医者仁心”的职业道德。

“诚实与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部分,药学专业的学生来不得半点虚假。如讲到眼球附属器结构时,如结膜感染会导致沙眼病,而针对致病因素,我国科学家汤飞凡教授,不惧艰难,面对质疑,推倒错误终于找到了正确的病原体—沙眼病原体,成为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在绪论中讲解人体解剖生理学发展史时,设置案例与药物研发过程联系,通过案例告诫学生在药物研发的过程中,要遵守临床药物试验质量管理规范,遵守数据的真实可靠,对参与药物研发的受试者,要遵守诺言,遵守伦理道德,讲清利害,使受试者不蒙受损伤与病痛。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必须突破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学的壁垒,把对两者的学习变为一个协调同向、互促互进的过程。课程思政是所有高校老师共同的责任,要求高校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开拓思路,选用适合本专业、本课程的教学手段,促进新医科的发展。教师既钻研专业,又挖掘思政元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与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协同效应,潜移默化,春风细雨般滋润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培养有理想、有责任、有温情、有深刻爱国情怀的药学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家念.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药学教育[J]. 2020, 36(3):32-35.

[2]张玉坤,罗然元,高燕飞, 等.基于案例的药理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 (29): 256-257.

[3]吕 宁.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思路探析[J]. 大学教育, 2018, (1): 122-124.

[4]高德毅, 宗爱东. 课程思政: 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 2017, (1): 31-33.

[5]刘斌.深切怀念我国组织学、细胞学奠基人马文昭院士[J].解剖学报,2011,42(5):577.



上一条:学校召开2021年课程思政工作总结会
下一条:【省高等教育学会课程思政教师获奖征文(二等奖)】浅谈情感共鸣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作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