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国家级教学名师来我校作专题报告

2017年11月11日 20:45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点击:[]


11月8日下午,国家级教学名师、浙江大学吴敏教授做客我校,在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专题报告,我校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分管教学领导、各基层教研组织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等100余人聆听了本次报告,报告由谢永和副校长主持。

吴敏教授首先从“中学与大学教育”的培养理念和目标入手,系统阐述中学教育的目的是为高校和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培养健全人格、善于思考、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文明人,通过学生生源调查他指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他引用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先生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大学教育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他讲到,学知识只是一种拷贝,学技术、技能只是一个模仿过程,两者都属低层次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本质是教书育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进入思考。因此他倡导大学学习的理念——学思维才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报告中,吴教授结合自己的专业与亲身的教学经历,详细介绍了其领衔主持的课程建设发展历程,如开展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视频公开课与MOOC课程等,他指出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化教学是一种趋势,它的意义有四点:一是能够服务传统教学模式,二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三是分享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学资源,四是教学改革的先锋力量。

在人才培养方面,吴教授分享了自己从教33年以来的教学科研、学生工作以及行政工作等方面的心得。作为教师他始终秉持一颗爱心,用自己广博的学识充分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来培养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打动学生。他提出:爱是教育的动力,用爱心去教学,教学中就会充满激情,就会善待每一位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讲座最后,吴教授与与会老师就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学生分层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谢副校长在总结时表示,吴敏教授的报告精彩生动,让我们老师充分感受到吴教授的人格魅力,值得大家耐心品味,希望我们的老师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好好思考如何通过课程建设来提升人才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


上一条:2017年下半年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 理论考试监考须知、考生须知
下一条:学校召开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验收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