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项目组成员 |
立项时间 |
1 |
创建高校工程技术实训中心的研究与实践 |
刘国平 |
赵丽萍、王世来、单海校、胡佳文、王春涛 |
2005 |
2 |
面向基层应用型的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
刘全良 |
刘振昌、顾平灿、章海、林浩 |
2005 |
3 |
构建我国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创新教学实践模式研究 |
李百齐 |
黄健钢、刘东渤、张晓鹏 |
2006 |
4 |
浙江省海洋类人才培养研究 |
苗振清 |
刘煜、黄蕾、游家胜、钟凯凯、俞存根 |
2006 |
5 |
以培养基层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改革和实验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虞聪达 |
王世来、赵丽萍、蒋国宝、潘爱珍 |
2006 |
6 |
以专业实验室为依托,培养船舶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谢永和 |
应业炬、赵丽萍、顾解忡、王伟 |
2006 |
7 |
具有海洋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汪长江 |
李百齐、肖来胜、王晓慧、张广宏 |
2006 |
8 |
新时期高校与地方合作办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周达军 |
吴常文、杨宁、张永正 |
2006 |
9 |
构建学科竞赛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
王世来 |
赵丽萍、潘爱珍、蒋国宝、陈位权 |
2006 |
10 |
国际化高级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
丁国芳 |
郑舟军、曲有乐、孙瑜、应启肇 |
2008 |
11 |
大学生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教学与实践基地的建设研究与实践 |
黄永良 |
赵开尔、傅纪良、于立、茅勇 |
2008 |
12 |
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系统分析与质量提高策略探索 |
宋秋前 |
王世来、潘爱珍、陆国飞、全永波 |
2008 |
13 |
生物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二类) |
王日昕 |
石戈、王健鑫、廖智、刘雪珠 |
2009 |
14 |
海洋渔业类专业特色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二类) |
俞存根 |
宋伟华、水柏年、虞聪达、池弘福 |
2009 |
15 |
构建面向涉海企业需求的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互动平台研究(一类) |
张玉莲 |
周艳荣、朱从容、李强、杨捷 |
2009 |
16 |
基于海洋特色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一类) |
陈小娥 |
方旭波、陈静、余辉、王阳光 |
2009 |
17 |
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二类) |
任淑华 |
汪立、包镕、林静、童航良 |
2009 |
18 |
港航工程双语紧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二类) |
唐志波 |
李强、高华喜、潘爱珍、卢金树 |
2009 |
19 |
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
竺柏康 |
吴金林、徐玉朋、包镕、石一民 |
2009 |
20 |
区域教学资源数字化平台下的体验式英语写作语类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
蔡慧萍 |
周亚萍、罗毅、王金、李红英 |
2009 |
21 |
定向运动特色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
赵开尔 |
黄永良、傅纪良、黄玲、于立 |
2009 |
22 |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课程教学互进模式构建与实践(一类) |
林静 |
|
2010 |
23 |
古代汉语词汇教学改革研究(二类) |
胡世文 |
|
2010 |
24 |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一类) |
朱从容 |
顾平灿、李静敏、王春涛、胡晓珍 |
2010 |
25 |
护生舒适护理的仿真模拟教学改革与实践(一类) |
郑舟军 |
杨玉霞、张丽平、庄黛娜、龚戟芳 |
2010 |
26 |
基于能力导向的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二类) |
全永波 |
崔旺来、陈炳、成桂芳、姚会彦 |
2010 |
27 |
海洋科技教育创新平台的建设与研究(二类) |
邓一兵 |
何桂明、潘爱珍、赵盛龙、吕华庆 |
2010 |
28 |
海洋类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与实践(二类) |
杨光熙 |
王颖、韩伟表、闵泽平、倪浓水 |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