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机构设置  管理文件  教学建设  教学研究  教务管理  实践教学  综合管理  下载专区  党建学习  自主学习中心  实用人文网站 

实践教学的成效与艰苦专业的春天

2015年02月06日 12:47 点击:[]

理论功底欠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又欠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毕业就业,一直遭遇着“结构性”阵痛:普通就业岗位僧多粥少,技工岗位乏人问津缺口严重,演绎别样的“冰火两重天”。鉴于此,实践教学不再是高等教育的软肋,而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这从2014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比中,有关实践教学的获奖成果达30%左右可见一斑。
  4年一次的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是为了实施科教兴省战略而实施的重要举措,评选出的成果代表了目前我省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我校获一等奖的教学成果 “基于产业发展需求的水产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便是对学校实践教学成效的一次检验,它使办了50多年的艰苦专业,也迎来了就业的春天,就业率稳步保持在95%以上。
  该教学改革切中教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契合水产业发展需要确立应用型水产类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真正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长久以来,以野外和临水作业为主要特征的水产业生活方式,要求学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适岗能力与良好的吃苦耐劳精神,三者缺一不可。而随渔场生态的恶化与渔业资源的枯竭,“负责任捕捞”以及水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对水产类毕业生的适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就是老牌艰苦专业难留人才,学院却以教改为抓手让它焕发了生机。改革实验与实践教学内容实施特色教育、深入渔场的教学实习、持之以恒的海上生产实习、筑巢引凤抱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其亮点所在。
  为做好实践教学,学院让学生深入渔船、养殖场、育苗场接受实地教学,枯燥的专业知识传授被生动的生产实习所替代;让学生们到渔场、渔港、码头、渔船上观摩或者体验,船员在甲板上为师生授课也是一幅生动的画面;50天的海上生产实习,包括海洋学的调查实习和渔船航海技术的驾驶实习在内,学生与船员、渔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直面渔业捕捞生产,也是意志与毅力的双重考验;“双师型”教师占1/3的专业教师队伍,增强了实践教学与产业的结合度。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很接地气,海洋渔业专业的学生了解海上捕捞,养殖专业学生则懂得如何养鱼。现学院在捕捞网具改革、渔业资源调查与渔业管理技术等方面,已成为浙江省海洋渔业发展的唯一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撑单位。
  为寻求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难问题的破解之道,教育部将1999年扩招后的600多所地方院校直接转型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改革上注重实训操作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做好实践教学大课题,艰苦专业也将活力四射,迎来春天。  


                                         文章来源:浙江海洋学院校报 作者  宋伟华

上一条:着眼细节 Small is beautiful 下一条:教改促使九成以上毕业生对口就业

关闭

图书馆自主学习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招生网站就业指导中心国家基金委野外实习基地

Copyright © 2013 浙江海洋大学教务处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 邮编:316022 电话:0580-2550008 传真:0580-255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