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外研社杯浙江省大学生英语演讲赛一等奖获得者,现为嘉兴某高中英语教师的郭易鑫是今年浙江海洋学院新一届的毕业生,他从体验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收获颇多。优秀的写作能力为英语演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真诚地表示:“作为一名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我们既是蔡慧萍老师体验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接受者,又是其传播者。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会将这种有益于教学的模式进行运用,使我们的学生也能受益。
能让学生对英语写作充满兴趣,能使毕业生真正受益,体验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魅力何在?这吸引了我们的关注。
“体验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蔡慧萍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一线教学实践基础上创新的教学新模式,在近年的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该课题是以体验式科学研究理念和西方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类教学法为理论基础,以七年的教学实践为支撑,就高校英语写作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习作评改方式和课程评价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构建并实践了计算机辅助下的融“过程、内容、语言”于一体的体验式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
突破瓶颈 让学生走进写作芳草地
语言是传递情感的符号,但如何用语言编织格式、内容合格甚至优美的篇章却是一门“技术活”。英语写作亦如此。
“由于英语写作课程的任课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批改学生作业,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不快,学生没有兴趣,老师也缺乏信心,英语写作教学对师生都是一件痛苦的事,因此英语写作课程的排课难度较大。”蔡慧萍教授坦言。
瓶颈必须突破。于是,从2004年到2005年,蔡慧萍教授带领学院的几位老师,在省内几所高校发放了600份调查问卷,就学生对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主要存在三个问题: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重语言、轻内容、重结果、轻过程”;学生在写作中既不知道写什么又不知道怎么写;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改耗时低效,写作素材缺乏开放性和共享性。
同时,蔡慧萍教授的研究小组深入研究了外研社、外教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几家大出版社从1994年到2004年出版的近20本英语写作教材,发现教材编写中存在语类窄(基本以4大通用文体为主,其他应用文体少)、只注重写作技巧、编写起点低(从字、句、段开始)等问题。
教学方式、教材内容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学生对英语写作不感兴趣的最大瓶颈。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蔡慧萍教授和她的团队开始了对英语写作课的大胆创新。首先,更新了教学思想,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提出了“写什么”与“怎么写”并举,“内容”与“技巧”并重的写作教学新理念。其次,实现了教学内容应用化,教学手段网络化,习作批改多样化和教学资源数字化的全方位教学改革。同时,改革了写作教学课堂模式,创建了一个计算机辅助下的“过程+内容+语言”三位一体的体验式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
创新教学 师生共同分享写作乐趣
“我们的目的是不仅让学生知道怎么写,也要让学生知道写什么。”蔡慧萍教授强调说。
体验式英语写作的起点从一个个语篇开始,这是教学创新的一大亮点。正如蔡慧萍教授所言,以往的英语写作教材大都从字、句、段入手,碎片化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对写作提不起兴趣。体验式英语写作从语篇层面入手,不仅重视训练学生“怎么写”,更重视“写什么”的训练,既重视语法与词法,更重视内容或语义以及篇章的生成规律。
为了充分体现课程教学学以致用的原则,在为期两个学期64学时的英语写作课上,该研究团队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了通知、便条、个人简历、求职信、新闻报道、商务信函等十大常用应用文以及说明文,记叙文,描写文,议论文四大通用文体的写作,解决了以往仅以四大通用文体为主、其他应用文体裁稍有涉及的语类过窄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英语写作课程教学的适应社会性。
为了配合教学创新,建立了两个英语专业专用的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教室,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开展教学活动,课后,学生可在网上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学习,这种方便快捷的模式使师生之间在知识的传授上真正互动起来。同时,网络化的教学手段也形成了“A+B+C+D”作业批改组合形式。“A”代表总体批改,“B”代表当面批改,“C”是利用计算机word软件的基本功能,对学生习作进行三级评议,“D”是主要错误的集体评析。一篇好文章就像一件精致的工艺品,需要多次打磨和雕琢,教师及时的多种形式的意见反馈与评改是学生生成好文章的根本保证。参与性、互动性凸显了,学生更加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写作中的问题,分享逐渐提高的成绩。
学生普遍反映,对英语写作不再感到困难重重了,逐渐对这门曾经让他们感到痛苦的课程表现出喜爱之情。蔡慧萍教授感到很欣慰。
学生受益 教学成果获得多方好评
经过七年的摸索和尝试,体验式英语写作教学效果明显。在近五年的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中,学生的写作项平均得分均高于全国平均分。至今有七届学生共计1800多名英语专业本科生直接受益。由于在课堂中感受到这种教学方式的优越性,有学生将体验式英语写作的授课方法带到实习或就职的中学。目前,体验式英语写作也开始在非英语专业公选课中推广。
体验式英语写作教学团队被学校列为首批重点建设的教学团队。团队完成了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区域教学资源数字化平台下的体验式英语写作语类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和浙江省省社科联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语类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实践研究”;出版了浙江省重点建设教材《语类—过程英语写作教程》;出版了一部编著《数字化平台下的体验语类式英语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英语写作”课程成为浙江省精品课程;公开发表了十多篇教学研究论文;2008年十月被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授予“体验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示范基地”。成果得到了教育部外语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戴炜栋教授等专家的充分肯定。
为了更好地推广教学成果,创设了英语写作精品课程网站,课程网络自2012年2月改版以来至今已有近70000次点击访问。
继续完善体验式英语写作,扩大普及面,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蔡慧萍教授对此充满期待。
本期推荐:
体验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介绍:“体验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体验式科学研究理念和西方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类教学法为理论基础,以七年的教学实践为支撑,就高校英语写作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习作评改方式和课程评价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构建并实践了计算机辅助下的融“过程,内容,语言”于一体的体验式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
项目主持人:蔡慧萍,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文学硕士,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舟山市专业拔尖人才,浙江海洋学院教学名师。从事英语教学与科学研究30年,先后主讲《英语语言学概论》、《英语写作》、《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和语篇分析。主持并完成了厅局级及以上课题7项,已获厅局级科研成果奖3项,在 《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外语》等外语类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二部,主编省重点教材一部,主持省精品课程一门。
最新荣誉:获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创建了一个计算机辅助下的“过程+内容+语言”三位一体的体验式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实施了“A+B+C+D”即由总体批改、当面批改、三级评议以及主要错误的集体评析四种形式的学生习作批改形式,建立了涉及20种常用语类写作的区域性学生习作语料库。公开发表了12篇教研论文,出版了二部编著和一部省重点建设教材,完成了一项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成功了一门省精品课程,被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列为“体验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示范基地。
文章来源:浙江海洋学院校报 记者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