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野外生存:基于涉海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课程与教学实践》项目简介海岛野外生存是基于涉海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自然人文资源与区位优势而开发的一类新型体育课程。该课程源于2003年的海岛野外生存训练与研究项目,2007年形成系统的高校体育特色课程,至今已发展成为由实用游泳、定向运动、拓展训练、涉海运动、海岛野外训练、安全体系和海洋意识教育等7个知识和技能模块构成的体育专项选修课和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是近年来实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成功案例,广受媒体关注。
教务处点评:
1.该成果以中国学校海岛野外生存实验基地和浙江省高校体育特色项目教育为平台,利用学校地处海岛这一独特区域优势,置身校内移植海岛野外的环境资源,设置"模拟"的生存情景,率先在国内开创了大学生海岛野外生存课程,树立高校体育教育有效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典型案例。该课程的开展不仅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而且对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提升有明显的成效,有力地促进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拓展。该成果教育理念先进,课程体系科学,资料积累丰富,实践时间长,实践基地完善,应用广泛,特色鲜明,亮点凸显,育人成效显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该成果以"教育即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涉海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问题解决和技能习得"为课程目的,以"从做中学"为主要教学方式,系统构建了"三重性"和"三结合"的海岛野外生存特色课程群,并依托原创性的"国家级海岛野外生存实践基地",自主开发和实施了一条通过体育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路径;创造了特色体育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拓展了体育课程教学时空渠道,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开辟了新课堂;为其他院校如何利用所在区域资源开发和设计课程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
主持人简介:黄永良,教授。现任浙江海洋学院体育与军训教育部、海洋体育发展中心主任,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舟山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校教学名师;系中国学校海岛野外生存实验基地负责人,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海上运动分会副秘书长,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东区高等农业院校体育理事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大学生体协常务理事、国防分会副主席;作为海岛野外生存项目创始人与总负责人,开创性地把"海岛野外生存"引入到体育课程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