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慕课”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2015年03月20日 10:49  点击:[]

我们目前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大多数国家的教育系统常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每当新兴技术进入到教育领域时,常常被给予厚望,希望其能够改变教育现状。事实上,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这些年中新技术涌现了很多,但是人们所期待的教育变革却始终没有出现。大多数人对技术于教育的影响过于乐观。最近两年,这种乐观情绪随着“慕课”的出现和发展又高涨起来。对此,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应该做出哪些调整进行回应? 

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几个问题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个系统工程,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重构、教师角色转变以及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等,都是大学可为的创新空间。当然,我们希望这次“慕课”的浪潮能带来创新。 

1.信息时代人才缘何采用工业时代方式培养 

现代大学身上有着工业社会的深深烙印。尽管已经进入21世纪,跨进了信息时代,但是几乎所有大学仍然采用工业时代的人才培养方式,导致大家误认为大学就是标准化生产,就是无差别培养。这种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滞后于时代发展现象所产生的负面作用,正在当今社会中逐步显现出来。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普遍成为我国高等院校面临的一大难题。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企业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2003年至201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70%上下浮动。在经济走势相对平稳上升时,为什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形没有太大改善?为什么刚就业的毕业生常被企业诟病其知识与能力? 

审视高等教育现行的人才培养方式,从专业培养方案到课程教学目标,再到教材和教法,常常带有典型的工业时代的印记,人才培养目标也与工业时代的几无差别,即培养规格一致的毕业生。而现在社会所需要的问题解决、团队合作、探究发现等能力却鲜有培养。这使得高校毕业生进入到企业后,另需花费较长的时间发展信息时代全球一体化经济模式下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所必备的知识与能力。 

2.专业课程体系缘何差异大且共享率低 

一方面,一些高校在申请开设的专业获得批准后,在专业课题体系的建设上鲜有更新。另一方面,各高校在专业培养计划上所拥有的自主权,在有利于百花齐放的同时造成了同名专业的课程体系差异过大、同名课程教材品种繁多。相比之下,国外很多专业都有大批经典教材,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沿用下来不断更新与完善,第五版、第六版的状况普遍存在。为什么我国高校这种教材少,专业课程质量又良莠不齐?这其中存在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客观原因,但是也不能排除人为设置的藩篱,没有开放的胸怀,缺乏共享的勇气。因人设课、老生常谈的课仍然随处可见。这些也同时导致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率低下,传播范围有限。 

3.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缘何普遍存在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四大职能。理论上,不同类型的高校都承担着发挥这四大职能的责任,每所高校应该也一定会根据自身特点来达到目标。但是有些高校为了一些原因,片面追求科研指标,在教师评职称、定岗定位等多方面政策上倾向于科研方面。这使得部分教师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项目申报、论文发表等科研层面上。造成了投入在教学上的精力相对减少,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对此,学生们抱怨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内容陈旧,师生交流较少,学不到东西等等。 

4.对学生的发展缘何关注不足 

从关注教到关注学,是近20年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转变,从研究教材教法到关注学习资源与学习方法,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伴随着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学科:学习科学。即从多学科交叉的视角研究人类学习发生的复杂机制,以建立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系统知识体系。在基础教育中,由于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划分比较精细,教师通过观察和测验,能够获取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结果;但在高等教育中,教师对于学习的关注相对不足,教学研究更是不够。这可能与课程内容容量较大、选课学生数量较多等客观因素有所关联。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对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忽视,主要体现在学习目标缺乏指导。学习过程缺少关注,学习内容缺乏设计,学习结果评价过于单一。一所好大学,首先应当为学生创造全面发展的条件。学生应当成为大学的中心,学校的办学优势应当转化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优势和动力,让学生不仅能够在通识教育和专业学习中获取智慧,变得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更能在全面发展中陶冶品性,培养自己的人格、人文精神和社会担当。大学不仅要关心科研成果有多辉煌,更应当静下心来,真正地关注自己最重要的成果——学生。 

二、“慕课”带来了调整人才培养方式的机遇 

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形态的出现,本质上体现了人类对教育理想的追求,而新技术让这种追求逐步变成了现实。面向地球上任何地方具备网络接入条件的任何学习者,注册学习几乎不设任何门槛,同时学习同门课程的人数较大,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灵活安排在线学习时间,按时提交作业并通过期末考核即可获得课程结业证书。它必将给我们带来调整人才培养方式的机遇。 

1.教务管理要面对“慕课”的发展 

设想一下,如果有学生询问是否可凭在Coursera等“慕课”平台上获得的课程结业证书免修学校同门课程的学分?该怎么回答?要不要给这类学生认证学分,是当前高校教务管理部门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做出怎样的调整,以适应21世纪学习者学习与创新、信息媒体与技术以及生活和职业技能多方面的发展? 

让学生通过“慕课”改进学习体验与改善课堂面对面教学体验的诉求是一样的。虽然目前国内认可“慕课”课程结业证书的高校较少,但是这并不影响很多大学生开始在“慕课”上学习,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坚持到课程学习结束并获得结业证书。从学生的角度,他们不仅希望通过“慕课”收获知识,而且希望所在学校能够认可他们努力学习所获得的证书,给予学分认证。这是一道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问题。是直接认可,还是要另外通过本校的考试?学校如果认可“慕课”平台上的结业证书,是否要相应地退回部分培养费用?由此引起的教师教学工作量不足的问题如何解决? 

2.高校教与学的方式应更加多元 

大数据对“慕课”各种资源(视频、习题、互动等)使用情况的记录和分析已经成为现实。大数据分析植入到教与学过程的各环节中,使教师实时掌握并诊断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及时进行反馈与指导成为可能;而从记录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的大数据中总结与分析教与学规律,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这些冲击了现有的高等教育教学方式,促使其做出改变。一直以来,大学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主讲为基本形式,由于受到班额和大量教学内容进度的限制,大多数课程师生交互程度不高。有了“慕课”,很多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都是坐那儿听讲,与其到课堂上去,还不如自己观看教学视频,不清楚的地方还可以回放一下。这样一来,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课堂教学中那种面对面交流与指导以及非语言的信息传递是网络教学无法比拟的。“翻转课堂”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学生在课堂外运用“慕课”平台上的课程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学习大多以结构良好的知识学习为主,以微视频、小步骤测试形式完成知识的学习;而在师生面对面的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围绕一些典型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创设的情境开展项目学习,从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和探究发现的能力。 

3.教师要具备挑战“慕课”的意识与能力 

“慕课”并不会代替教师成为教师,也不会减轻教师教学任务。只是更大幅度地把教师从重复讲解中解放出来,进而给师生互动等其他教与学活动留下了更大的开放空间。驾驭这样的空间是每个教师的新挑战。 

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要做好迎接在线教育挑战的准备。在线教育颠覆了传统大学教育观念,促使高等教育工作者对教与学的过程及其规律进行深刻反思。“慕课”的到来会引起“鲶鱼效应”,引发教师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变化,进而激发广大教师的教学热情。一旦开放学分认证,将选择权交给了学生,同时实行教师教学情况末位淘汰制,会在很大程度上考验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投入和教学水平,刺激高校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改进教学,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面对“慕课”,高校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和身份。首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自己已经不是学生的权威知识源,“慕课”平台上的那些名师名校课程,对于学生们来讲,吸引力或许更大,每位教师都成为名师显然不现实,但是给学生提供那些冷冰冰的视频所缺失的东西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其次是要转换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术守门人、导师、助学者、促学者、评学者,支持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此外,还要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适应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教学与知识的协同创新。 

4.要引领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慕课”本身在知识传授方式上与传统教学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这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倦怠和孤独感,这可能也是众多人选课但仅有少数人获得结业证书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认可学生通过“慕课”得到的证书,是不是就认可了学生在“慕课”学习中有较好的学习体验,并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呢?很显然这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很多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自主学习能力与顺利完成“慕课”学习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如果不加以引导和帮助,必将带来诸多问题,比如作弊行为。为此,首要的是提升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指导,引导其有目的地在“慕课”平台上选课;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给予帮助和鼓励;在学习结束后,及时给予学分认可,并组织“慕课”学习经验交流活动等。 

5.正确评估“慕课”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随着“慕课”的发展,对其的质疑和反对声也不少,主要体现在高辍学、基于教学视频的知识灌输模式、同伴评价存在缺陷三个方面。正视问题并规避风险的必要措施是做好事前评估并预警。为此,一方面,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给出评估结果,以指导或认可学生选修“慕课”课程;另一方面,教学资源开发部门要从开发“慕课”项目的角度给出行动纲领,以吸引教学效果突出的教授开设“慕课”课程。 

对于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和风险,以下内容有助于大家思考:学生的认知状况和先前知识如何,“慕课”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适合他们吗?学生选修的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吗?度如何去把握?学生是否能够认真投入到课程学习中,会不会作弊呢?如果学生中途思退,如何给予引导和帮助?学生的问题解决、团队协作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方式应做出哪些调整? 

对于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和风险,有助于大家思考的内容有:课程开放后,与世界上其他高校同类课程比较,其竞争力如何?在线课程的方式能否满足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学内容的原创程度如何?教授本人能否接受这样的授课和传播方式?“慕课”的课程开发费用的落实情况如伺? 

另外,“慕课”运行的技术风险甚至失败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当选课者的数量大幅度上升时,在线观看、提问、讨论等都会可能引发新问题,支持团队的成本就会增加。依靠这几年兴起的云技术应该是一种可行解决方案。 

现实地看,大学把自己最好的课程做成“慕课”是合理和明智的,但并不必须也没有必要把所有课程都做成“慕课”。“慕课”的运行与传统授课在实施上的差异客观存在。 

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变革的方向 

1.积极探索与践行在线教育 

美国教育部2010年发布的一份针对在线教育的研究报告中提到,近年来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中发现混合式教学比纯粹的面对面教学或在线教学效果更好。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 

为此,大学教育应该抓住“慕课”带给我们的机遇,借此变革校园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应该加强研究在线课程所引发的全球教育资源配置对我国基础和高等教育的影响与挑战,并以此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的创新。并且,在研究的同时,高校应主动践行在线教育与现有教学的整合,推动课堂的教学转型,处理好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关系,授课和辅导的关系,课内和课外的关系,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关系,规范化培养与因材施教的关系等等。令人鼓舞的是,2013年7月初,12所国内高校率先尝试,宣布携手打造国内“慕课”平台。虽然这只是一个起步,但有了实践才能真正向前行。 

2.深入研究信息化教学方式 

互联网支持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自身的进度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互联网的社交功能为学习者营造了一个虚拟的学习社区,提供快速而便捷的师生间、生生间的学习交流。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碎片式学习正逐步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甚至会成为每个人终身学习的主流学习方式。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接入网络,既可以阅读其他人通过社交平台分享的精彩内容,也可以在遇到问题时即时搜索,找到相关内容就可以快速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受时间、场所等的限制,只要有片刻空闲,学习便发生了。而“慕课”正是碎片式学习重要的内容来源,使得知识能够实现结构化前提下的碎片化。最近,很多学者都在提翻转课堂,实际这类教学的传统在西方比较悠久,小班化加上相对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及诚信系统支撑下的相对开放的评价,使得西方大学一般都有进行开放研讨的授课传统。在前互联网时代,课时的大部分还是必须用来授课;而到了互联网时代,师生都能从网络上获得远远超过课堂的丰富信息;到了近两年,随着带宽问题的解决和视频技术的发展,大量视频资源的网络传输已经成为常态,授课内容在结构化的前提下碎片化已经成为现实。 

因此,我们需要对基于“慕课”的碎片式学习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开发出对所有学习者进行自动跟踪分析的系统,以便发掘更有效的课程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 

3.重新思考教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教学与科研如何平衡是每一位大学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慕课”的影响下,大学教学再次引起了大众的关注与讨论。对于教师来讲,“慕课”意味着改变,意味着原有教学与科研间平衡关系会被打破,原有的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出现变化。对此,高校要进一步引导教师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在课堂上进一步加强师生交互,促进学生参与,甚至把绝大多数的面授转变成共同探索与研究,从而改进课堂教学效果。这种改变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开放、合作的研究课题无疑比简单抄写背诵更有利于学习,也更难驾驭。因此,大规模促成教师对“慕课”的理解很重要。 

同时,大学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将优秀教师的优质课程放到网络上,既可以放到已有的国际平台上,也可以本校独立或多个学校联合建设一个新的平台。与此同时,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让老师尝到甜头,愿意投入其中,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与课程。 

4.探索课程学分认可办法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上面临的首先还是“慕课”学分认可的问题。只有迈出了这一步,高校才能真正抓住这次机遇完善本校人才培养体系。为此,高校应思考如何做好这种融合。 

评估“慕课”在线课程并给出课程列表。组织学生、任课教师、专业负责人和教学委员会专家等形成一个委员会,对网络上的“慕课”进行梳理、分类和评估,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具体专业的培养计划,给出建议课程列表。 

给出学分认可方式。第一是直接认可学生所获得结业证书并免修本门课程,但是学校不对学生在网络学习中产生的费用负责。第二是参加“慕课”学习,但要获得本校学分必须参加校内考试,考试通过即使没有拿到“慕课”认证证书,仍然可获得本校学分。第三是两者结合,既要按时提交“慕课”作业,并参加“慕课”考试获得证书,也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从可操作性角度来说,由学生任选前两种方式之一,可能是比较便捷的策略。 

可行性路径。从通识课到专业课再到模块课,从试点到部分再到完全开放,而且即使到了完全开放也不是说所有课程都必须采用“慕课”的方式。对于学分认可。可以从通识课开始,相对来说,通识课的范围局限性小,适学面广,较少受限于实验仪器设备的支持。然后可逐步扩展到专业课和模块课,但是这需要教务管理部门组织专业负责人和任课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决策。在这方面,美国的安提大学已与Coursera达成协议,该校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与管理下完成Coursera上课程的学习。 

放眼未来,高校人才培养应该是消除线上线下的壁垒、全开放的,以学生为中心,最有利于学习者发展,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可以永远保持活力,并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机构持续运作下去。 

当然,随着“慕课”的发展,其隐含着的向全社会深度开放大学核心资源的可能性会日趋显露,使得大学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这两大职能发生更多更深的互动。可以预测,面对“慕课”,几乎所有大学的继续教育部门都面临着不亚于全日制教学部门的挑战,公众对大学出于公益开放部分学习资源的愿望也随之高涨,这在广义上也会促进大学在终身教育意义上的人才培养。 

最后强调的是,现代大学教育延绵数百年,其间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力量的影响,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但大学的“育人”本质没有变,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首要功能,对“慕课”乃至任何其他新事物的简单跟风都不足取。教学是大学根本中的根本,好教师永远是稀缺的。作为一所大学,首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也就是让自己的大部分教师能够上好课,让大部分能上好课的教师愿意上课并努力上课。有了这个基础,再加上教学系统对信息传播方式的适应,大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7期) 

上一条:国际视野下的2014中国高等教育热点 下一条:华南理工大学大力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关闭